
延安清涼山下,新華書店的誕生點燃了文化興邦的星星之火,走過革命的萬里征程,越過歷史的風云變幻,終成燎原之勢。
這一脈紅色基因,在大別山革命老區(qū)落地生根,成立了新華書店信陽分店,與共和國同歲。
歲月斑駁,滄桑如畫;鼙鼓征程,永不停歇——回首信陽新華書店70余載發(fā)展歷程,猶如一首蕩氣回腸的主題詩篇,一段奔流疾進的雄渾樂章,“青藍相繼 薪火相傳 守正創(chuàng)新 行穩(wěn)致遠”是一代代信陽“新華人”永恒的主題。
近年來,信陽市新華書店黨委按照中原出版?zhèn)髅郊瘓F“上規(guī)模、調結構、促轉型、強開放、樹品牌”的總要求和“做強主業(yè)、做大產業(yè),關聯跨界、內合外聯,轉型升級、融合發(fā)展”的總思路,以居安思危的思想,壯士斷腕的決心,帶領全系統(tǒng)干部職工,扎根革命老區(qū),傳承紅色基因,堅守文化陣地,履行社會責任,踐行著新一代信陽“新華人”最赤城的情懷和擔當。
2020年,是最不平凡的一年。
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、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挑戰(zhàn)和復雜形勢,信陽市新華書店在危機中育新機,于變局中開新局,以黨建為引領,強基固本,以管理為抓手,提質增效,以履責為使命,踐行擔當。
惟其艱難,方顯勇毅;
惟其磨礪,始得玉成。
從嚴守疫情防控到助力復工復課,從文明城市創(chuàng)建到決戰(zhàn)脫貧攻堅,在信陽的主戰(zhàn)場上,無一處不戰(zhàn)鼓如雷,無一處不紅旗獵獵,信陽新華人以“時不我待 只爭朝夕”之精神,迎難而上,奮發(fā)有為,取得了主責主業(yè)并駕齊驅、經濟社會效益同步的優(yōu)異成績,構建了穩(wěn)中求進、高質量發(fā)展的良好格局。

聚焦“城市文化會客廳”彰顯新華書店“信陽高度”
無論是繁華盡頭的中心書城,還是庭院深深的校園書店,還有遠離喧囂的城市書房,在信陽,早已成了這座城市一道別樣的風景,她們宛如一個個特立獨行的詩人,于靜謐處,深情凝望。
一座書店,點亮一座城市。
2017年以來,全市新華書店系統(tǒng)投入巨額資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、圖書賣場升級改造、校園書店和城市書房建設,致力打造城市地標和文化會客廳。
市新華書店先后投入1000余萬元,對原禮節(jié)路門店和申城大道店進行了升級改造,改造后的信陽中心書城和申橋店營業(yè)總面積由原來的2000㎡擴大到4000㎡,營業(yè)時間延長至晚上九點。煥然一新、格調高雅的兩處書店為廣大市民和讀者奉上融購書、休閑、閱覽、文創(chuàng)產品、體驗、講座等為一體的大型文化綜合體,成為市民提供周末和假日休閑的好去處。與機關單位、學校、企業(yè)和社會團體等聯合舉辦各種讀書分享活動、講座每年達30余場次,引起社會較大反響,得到讀者和市民積極贊譽。

更多詳情>>> |